当滤料层数较多时,反冲洗强度和时间的设定需要综合考虑滤料的粒径、密度、过滤器的结构以及原水水质等因素。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设定建议:
1. 反冲洗强度设定
气洗强度:对于多层滤料,气洗强度一般控制在10-20L/(m²·s)之间。气洗的主要作用是松动滤料,使附着在滤料表面的杂质脱落。
水洗强度:水洗强度根据操作方式不同而有所差异。单独水洗时,强度一般在4-6L/(m²·s);气水联合冲洗时,水洗强度在3-4L/(m²·s)之间。如果采用较高的冲洗强度,水洗强度可达到6-10L/(m²·s)。
气水联合冲洗: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冲洗效果,同时节省冲洗水量。气水联合冲洗时,气洗强度保持在15L/(m²·s)左右,水洗强度约为6-8L/(m²·s)。
2. 反冲洗时间优化
单独气洗时间:通常为1-2分钟。
气水联合冲洗时间:一般为3-5分钟。
单独水洗时间:通常为2-3分钟。
总反冲洗时间:一般在6-10分钟之间,具体时间需要根据滤料的污染程度和水质情况调整。
3. 其他注意事项
滤层膨胀率:控制滤层膨胀率在40%-50%之间,既能有效去除杂质,又不会导致滤料混乱或流失。
反冲洗顺序:可以采用先单独气洗,再气水联合冲洗,最后单独水洗的顺序。这种顺序可以更有效地松动并去除滤料中的杂质。
反冲洗结束后的处理:反冲洗结束后,应开启排污阀门,排放清洗产生的废水,并确认排放水质符合环保标准。
4. 实际应用中的建议
实验验证:在实际应用中,建议通过小规模实验确定最佳的反冲洗参数。可以根据滤料的粒径、密度和原水水质,调整反冲洗强度和时间,以达到最佳的反冲洗效果。
经济性考虑:在确定反冲洗参数时,还需要考虑水耗和能耗。通过经济比较,选择水耗和能耗最少的参数组合。
通过合理设定反冲洗强度和时间,可以有效提高多层滤料过滤器的反冲洗效果,延长过滤周期,降低运行成本。